民國時期的廣州,雖然已經有了劇院、電影院、歌舞廳等娛樂場所,但對于大多數普通市民來說并不是可以經常光顧的,而茶樓則可以提供相對廉價的娛樂方式和場所,人們只需多花幾分茶錢便可以很容易在茶樓聽曲、遛鳥、賭博等,而且時間上很寬泛,幾乎無所限制。
說唱這種中國傳統(tǒng)的藝術形式,似乎和茶館有一種天然的聯系,北京的茶館甚至就叫茶園,和梨園相對應,專門設一登臺供唱戲所用,喝茶反倒成了副業(yè)。成都茶館也有類似情況。在民國廣州茶樓中,先是出現了“瞽姬”,隨后又有了女伶,她們?yōu)椴杩蛡儙砹藷o限樂趣,更為粵曲的傳播做出了很大貢獻。
瞽姬出現較早,清同治時期已有,她們的身世往往都很悲慘,從小受盡磨難,學藝成功后,就成為收養(yǎng)她們的人的搖錢樹。隨著茶樓酒肆的大量出現,瞽姬出現在了這些場所,風靡一時。到1920年,“西關長壽大街朱冠蘭始雇省府著名瞽姬……茶客耳目口腹兼收并蓄,趨之若鶩,繼而十八甫真光天臺專設顧曲臺,幾以買曲為主業(yè),而茶點為副業(yè)。”瞽姬給茶樓帶來了不小的利潤,也給那些愛聽曲之人帶來了無限樂趣,當時珠江兩岸還沒有橋梁架設,這些人甚至“由河南渡河北聽曲,深夜歸時,長堤一帶之人,惟己影云云”。但瞽姬的缺點在于不能和茶客進行較好的交流,女伶則克服了這個不足,“女伶能以目看以眉語,瞽姬不能,女伶可以與客人周旋,瞽姬不能”,所以,上世紀20年代初,女伶出現后逐漸代替了瞽姬。
女伶一經出現便大受歡迎。那些喜好女伶者,大肆追捧。一些著名的女伶如白玉梅、文仔、銀彩、燕燕、梅影等更是引起那些嗜好者的熱捧,為此還形成了不同的派別,如“郭湘文黨,公腳秋黨,白燕仔黨”等,各派中各階層人士都有。1925年,《廣州民國日報》專門開辟《歌壇燃犀錄》一欄,連續(xù)性地對茶樓唱曲女伶介紹品評,當然對此也多有批評,但這正好反映了當時的女伶唱曲之盛,影響之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