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黃小茶。”我對侍應(yīng)說。早就想嘗嘗這款少有的黃茶。聽說老板葉先生20多年前就開始尋找黃茶的原始做法,但因為黃茶制作方法繁瑣,又是不入主流的茶葉,幾近失傳。后來,一個偶然機會,他得知安徽金寨還有老茶人可以做黃茶,於是千里迢迢遠赴安徽,找到了以傳統(tǒng)手工方制做的黃茶。
不一會兒,期待中的黃小茶上來了。洗茶后,熱水下去,稍悶一下,一縷黃亮的茶湯徐徐流入公道杯。我端起杯來,溫暖含蓄的香氣飄來,喝一口,含在口中,頓覺甘甜滋潤。這甘醇中,還有濃郁的焦糖甜味,這就是悶黃發(fā)酵的結(jié)果嗎,我暗暗思忖。
黃湯的黃茶,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(luò)
“在喝什么茶?”葉先生到了,他輕輕地坐在我對面。我對他提出這神秘的焦糖香味哪里來的問題。他解釋說悶黃發(fā)酵后,用老火焙干,就產(chǎn)生了焦糖味。其實舊時黃大茶供勞動民眾飲用,用夏茶來做,價格便宜但是苦澀,所以用悶黃的手法來增加甘甜度。現(xiàn)在的黃小茶,用料比舊時講究一些,芽頭也多。
原來,這么好喝的茶,也是平民出身。黃茶的制作出發(fā)點很簡單,就是把最普通的料做出好的口感。舊時的茶客喝茶也很簡單,就是為了那口感甘甜滋潤的純粹。
我道,這樸實的黃茶真好喝,反倒前一陣子買的君山銀針卻不怎么樣?,F(xiàn)在的茶葉都是越做越高端,各種名堂概念多得讓人眼花繚亂。我這個消費者也總是以為越高檔就是越好,大有買不起的勢頭。葉先生笑說,不如講個小蟲子的故事給你聽。
沖泡之后的黃茶,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(luò)
話說從前有一種很能負重物的小昆蟲,叫蝜蝂。當他走路遇著東西時,總會仰起頭來將物品拿過來背著。當他所背的東西越來越重時,即使已經(jīng)疲累了也不愿意停止下來。牠的背上十分粗澀不光滑,所以即使東西堆積在背上也不會散落。到了最后,他終究被東西壓得爬不起來。有人看他可憐,就替他除去背上的重物。但是如果他還能爬行,就又恢復愛將東西放到自己背上的習性。除此之外,他還喜歡往高處爬,即使用盡了力氣也不肯放棄攀爬,一直到牠墜落地面死亡為止。
黃茶明星,君山銀針,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(luò)
這是柳宗元的「蝮蝂傳」,警示世界上貪多的人,一旦遇到財物就不肯放過,藉此機會來增加他自己的財富,卻不知道這樣做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負擔,最后甚至導致自我毀滅的結(jié)果。柳宗元在一千五百年前就慨嘆,很多外型魁梧高大,名義上稱之為人的,事實上他們的智慧卻與蝜蝂這種蟲沒有什麼兩樣,真是讓人感到悲哀!
從蝮蝂的故事聯(lián)想開來,做茶,如果追求概念浮夸,一味貪圖利益最大化,就有重蹈蝮蝂的覆轍的危險;喝茶,到一定階段,總免不了要追求極致。但極致之后還有極致,也會搞得很累,失去喝茶本真的愉悅。
黃湯黃葉的君山銀針,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(luò)
其實茶也好,人生也好,都是越簡單越好。擁有的東西越少,煩惱就越少,反之就容易被物所累,永無安寧之日。現(xiàn)在的人們往往所擁有的器物遠遠超過需求,然而追求到手的東西,時間長了往往就會發(fā)覺,其實并沒有什麼用。所以,如果是一隻有智慧的小蟲,就要學會慢慢地退回來,欣賞一下不完美,欣賞一下簡單的美。
杯中起舞的霍山黃芽,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(luò)
最近讀《茶之路》中寫祁紅的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傳承人,閔宣文老先生,這個掌握著祁紅最神秘的制作環(huán)節(jié)的老人,語言是樸實簡單得令人驚訝,全然沒有彌漫在茶界的那些故弄玄虛的詞匯,如同沉在他杯底的祁紅,“條索緊秀,鋒苗完好”,中規(guī)中矩,絕無矯飾。
無論是默默無聞的安徽金寨黃茶傳人,還是大名鼎鼎卻樸實簡單的閔宣文老先生,是這種腳踏實地的老茶人精神,讓我們今天有機會體味到甘甜醇美的黃小茶,有可能尋找到傳說中的神秘祁門香。
做簡簡單單的人,喝實實在在的好茶,所謂茶人,無非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