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茶始于西漢,西漢以來,茶的烹飲方法不斷發(fā)展變化。大體說來,從西漢至今,有煮茶、煎茶、點茶、泡茶四種烹飲方法。
所謂煮茶法,是指茶入水烹煮二飲。唐代以前無制茶法,往往是直接采生葉煮飲,唐以后則以干茶煮飲。 西漢王褒《僮約》:'烹茶盡具'。西晉郭義恭《廣志》:'茶叢生,真煮飲為真茗茶'。東晉郭璞《爾雅注》:'樹小如梔子,冬生,葉可煮作羹飲'。晚唐楊華《膳夫經(jīng)手錄》:'茶,古不聞食之。近晉、宋以降,吳人采其葉煮,是為茗粥'。晚唐皮日休《茶中雜詠》序云:'然季疵以前稱茗飲者,必渾以烹之,與夫瀹蔬而啜飲者無異也'。漢魏南北朝以迄初唐,主要是直接采茶樹生葉烹煮成羹湯而飲,飲茶類似喝蔬茶湯,此羹湯吳人又稱之為'茗粥'。
唐代以后,制茶技術日益發(fā)展,餅茶(團茶、片茶)、散茶品種日漸增多。唐代飲茶以陸羽式煎茶為主,但煮茶舊習依然難改,特別是在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較流行。中唐陸羽《茶經(jīng)·五之煮》載:'或用蔥、姜、棗、桔皮、茱萸、薄荷之等,煮之百沸,或揚令滑,或煮去沫,斯溝渠間棄水耳,而習俗不已。'晚唐樊綽《蠻書》記:'茶出銀生成界諸山,散收,無采早法。蒙舍蠻以椒、姜、桂和烹而飲之'。唐代煮茶,往往加鹽蔥、姜、桂等佐料。
宋代,蘇轍《和子瞻煎茶》詩有'北方俚人茗飲無不有,鹽酪椒姜挎滿口',黃庭堅《謝劉景文送團茶》詩有'劉侯惠我小玄壁,自裁半壁煮瓊糜'。宋代,北方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以鹽酪椒姜與茶同煮,南方也偶有煮茶。
明代陳師《茶考》載:'烹茶之法,唯蘇吳得之。以佳茗入磁瓶火煎,酌量火候,以數(shù)沸蟹眼為節(jié)'。清代周*聯(lián)《竺國記游》載:'西藏所尚,以邛州雅安為最。……其熬茶有火候'。明清以迄今,煮茶法主要在少數(shù)民族流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