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稅[tea tax] 茶葉商稅。中國茶稅始于唐建中三年(782)。
唐基本采取十一稅制,且茶稅幾乎是茶利的全部,最高額為八十萬貫,平均為四十萬貫。宋代茶稅屬商稅范疇,始稱茶課。全國約為一百一十萬貫左右,僅占茶利三分之一。禁榷制下,走私茶偷漏茶稅情況嚴重,故有一套較完備的稽征核查制度。
元代引稅之苛重,空前絕后,公元1276~1320年間,竟增長了二百四十倍,導(dǎo)致了社會矛盾激化,經(jīng)濟崩潰。明代對官茶征課,對商茶納引稅。清初沿襲明制,咸豐后洋商侵入內(nèi)地開廠設(shè)棧,引制破壞,改行厘金等稅。民國時期由于茶價過低,茶稅過重,華茶在國際市場已失去競爭力。參見“茶利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