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別稱】牛角花、五葉草、鳥趾草。學(xué)名lotuscorniculatusl.
【特性】百脈根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一般可生長6-7年。主根粗壯,入土不深,側(cè)根多而發(fā)達(dá),脈狀分布于30-60厘米土層內(nèi),故名百脈根。根能生新枝,枝叢生,無明顯主莖,分枝多,長短不一,長者可達(dá)100厘米。百脈根多匍匐生長,草叢多呈半直立。葉層高度30厘米左右,莖纖細(xì)柔軟,光滑無毛。根、莖切段后均可用來繁殖新株。葉為掌狀三出復(fù)葉,葉柄長3-15毫米,3片小葉生于葉柄頂端,2片托葉生于葉柄基部,似小葉,故又名五葉草。小葉卵形或倒卵形,長0.5-2.0厘米,寬0.3-1.2厘米,先端大,基部楔形,全緣,無毛或苗期有稀疏柔毛?;ū?xì)長,頂端由4-8朵小花排列成傘形花序,具3片葉狀總苞?;ㄝ喑淑娦?,萼齒5個,三角形,蝶形花,花冠淺黃至深黃色。莢果長圓柱形,每莢果含種子10-15粒。種子細(xì)小,腎形,呈橄欖綠或棕黑,千粒重1.0-1.2克。
【習(xí)性】1.溫度要求
百脈根喜溫暖濕潤氣候,最適宜溫度為18-25℃,開花要求21-27℃。耐寒力較差,幼苗易受凍害,成株則有一定耐寒能力。耐熱能力比紫花苜蓿稍強(qiáng),耐旱能力較苜蓿稍差,比紅三葉和白三葉強(qiáng),喜濕潤不耐陰。
2.土壤要求
百脈根喜肥沃能灌溉的黏土、砂壤土、酸性土、微堿性土,ph6.2-6.5最為適宜。在瘠薄和排水不良的土壤上或短期受淹地也能生長。
3.適應(yīng)性
百脈根耐踐踏,再生力強(qiáng),適于放牧。
【產(chǎn)地】原產(chǎn)歐、亞兩洲的溫暖地帶,現(xiàn)分布于歐洲、北美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。我國主要分布于新疆、貴州、云南、湖北及華北各地。
【栽培】1.整地
百脈根種子細(xì)小,幼苗生長緩慢,與雜草競爭力弱,故整地應(yīng)精細(xì),要求上松下實(shí)。
2.播種
百脈根硬子率為21%-64%,播種前,要對種子進(jìn)行處理或浸泡,以提高發(fā)芽率和促進(jìn)齊苗。
1)播種期:在南方地區(qū)宜在9-10月秋播;在江蘇以9月中下旬播種最好;在北方及寒冷地區(qū)宜早春或夏季播種,秋播則易凍死。
2)播種量:單播,每667平方米0.5-1.0千克;混播,播種量酌減。
3)播種方法:條播,行距30-40厘米。山區(qū)種植宜采用等高開溝播種。百脈根除用種子繁殖外,也可用其根、莖進(jìn)行無性繁殖。方法是,把根、莖切成段(每段留3-4節(jié))扦插。
3.田間管理
苗期應(yīng)注意清除雜草。生長第二年的百脈根葉層更緊密,雜草不易侵入,一般不需再進(jìn)行中耕除草。百脈根通常與其他多年生牧草混播,可供放牧利用。適于混播的牧草有多年生黑麥草、白三葉等。
百脈根種子成熟不一致,且易裂莢落粒,故收種不宜過遲,以莢果大部分呈淺棕色時為宜。
【應(yīng)用】百脈根枝葉繁茂,覆蓋度大,耐踐踏,再生力強(qiáng);葉量大,具有較高的營養(yǎng)價值,營養(yǎng)成分與紫花苜蓿相當(dāng);適口性好,皂素含量低,家畜食后不會引起膨脹病。百脈根除提供鮮草外,還是華北和西北等地區(qū)良好的草坪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