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唐代時,以茶葉粉末煮茶的風(fēng)俗早已流傳開了。
這種飲茶之法,被稱為“末茶法”。
從此,飲茶告別了“粥茶法”的年代。
而“末茶法”又一路東渡扶桑,
到了日本后,被奉為至寶并一路發(fā)揚光大,稱為“抹茶”。
沒錯,你吃的抹茶冰淇淋、抹茶奶茶、抹茶奶茶都是這么來的。
唐代的茶圣陸羽在《茶經(jīng)》中有云:
“末之上者,其屑如細米。”
又說:“碧粉縹塵非末也”。
可見此時的茶末雖然已經(jīng)很細,但還沒到細碎如粉的狀態(tài)。
他還在《茶經(jīng)》提到一種流傳甚廣的“煎茶法”。
即先在風(fēng)爐上的茶釜中煮水,
待水微沸之后,將碾好的茶末投入釜心之中,
隨即用特制的竹筴攪動,等到茶沫滿溢之后,將茶汁酌入茶碗中飲用。
煎茶的過程中,還需依照個人口感加鹽調(diào)味。
使用這種煎茶法,飲茶時以舀出的第一碗茶湯為最好,稱為“雋永”,
以后依次遞減,到第四五碗以后,如果不特別口渴,就不值得喝了。
煎茶法所用的“風(fēng)爐”,是陸羽親自設(shè)計的一種茶具。
其狀如古鼎,有三足兩耳,多為銅或鐵鑄造。
爐內(nèi)為泥壁,爐腹有三具窗口,用以通風(fēng),是以稱為“風(fēng)爐”。
窗孔上分別鑄有“伊公”、“羹陸氏茶”字樣,
只因“伊公”伊尹是公認的烹飪始祖,開發(fā)出用鼎做飯的方法,
而陸羽則認為在懂得生活方面,自己與他并駕齊驅(qū)。
唐朝時,人們還將茶葉制成茶餅。
茶餅的制作方法相當復(fù)雜:
分為 “采”、“蒸”、“搗”、“拍”、 “焙”、 “穿”、 “封”七道工序。
需要在春季的晴天清晨,趁太陽還沒升起,露水未干之時,
“采”下茶葉,放進專用的甑釜中“蒸”煮,
隨后,將蒸后的茶葉用杵臼“搗”碎,
再把它“拍”制成團餅“焙”干,最后將茶餅“穿”起,“封”存。
唐朝拍制茶餅,必須使用相應(yīng)的模具,稱為“規(guī)承”。
這其中,“規(guī)”為鐵制,形狀為圓型或方型 ,
“承”也稱“臺”,一般用石頭做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