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奶是健康且美味營養(yǎng)的飲品,蒙古奶茶更是有別具一格的風味。去內(nèi)蒙一定要喝奶茶,一來體驗一下牧人的特色食品,二來增加些營養(yǎng)。 蒙古奶茶,是蒙古族牧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。奶茶所用的茶葉是青磚茶。因為磚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、單寧、蛋白質(zhì)、酸、芳香油等人體必須的營養(yǎng)成分。奶茶的一般做法是先將茶搗碎,用茶包包好放入白水鍋中煮。茶水燒開之后,用勺撈出茶包再加入適量鮮牛奶,用勺揚至茶乳交融,再次開鍋即成為馥郁芬芳的奶茶了。
炒米
品嘗奶茶的優(yōu)劣也以茶色、香氣、形態(tài)和味道四個方面進行,而且需要細細品嘗,才能夠體會到其味道之美。要熬出一壺醇香沁人的奶茶,除茶葉本身的質(zhì)量好壞外,水質(zhì)、火候、和茶乳不中也很重要。一般說來,可口的奶茶并不是奶子越多越好,應當是茶乳比例相當,既有茶的清香,又有奶的甘酥,二者偏多偏少味道都不好。還有,奶茶煮好后,應即刻飲用或盛于熱水壺以備飲用,因在鍋內(nèi)放的時間長了,鍋銹影響奶茶的色、香、味。
在多數(shù)地方喝奶茶要加少許食鹽,但也有的地方不加食鹽,只是把鹽碟放在桌上,喜歡喝鹽味的就加鹽,不喜歡鹽味的則不加鹽。 牧民喝奶茶時,還要泡著吃些炒米、黃油、奶豆腐和手把肉,這樣既能溫暖肚腹,抵御寒冷的侵襲,又能夠幫助消化肉食,還能補充因吃不到蔬菜而缺少的維生素。所以,在牧區(qū)有一句俗話說:“寧可一日無食,不可一日無茶”。的確,蒙古族牧民的一天就是從喝奶茶開始的。這種嗜好在蒙古族是作為一種歷史文化表現(xiàn)延續(xù)至今。當你每天早晨吃早點的時候,新老朋友擁壺而坐,一面細細品嘗令人飴情清心的奶茶,品嘗富有蒙古民族特點的炒米、奶油和糕點,一面談心,論世事,喝得鼻尖冒出了汗,正是體現(xiàn)了俗話所說:“有茶之家何其美”的景象。
奶皮子,蒙語稱“查干伊德”,“烏如木”、“烏日莫”。漢語的意思就是“白色的食品”。是把馬、羊、牛和駱駝鮮乳倒入鍋中慢火微煮,等其表面凝結(jié)一層臘脂肪,用筷子挑起掛通風處晾干即為奶皮子。 屬鮮奶中的精華奶皮,蒙古語稱“烏如木”,是奶食品系列中的佳品,營養(yǎng)價值頗高。制做奶皮工藝簡單,但用料很多。味純香,營養(yǎng)豐富。加上奶茶、奶果子、炒米食用,為招待貴賓的佳品,曾被稱為“百食之長”,無論居家餐飲、宴賓待客,還是敬奉祖先神靈,都是不可缺少的。因地區(qū)不同,其品種和制作方法也不盡相同。主要有奶皮子、奶油、奶酪、奶豆腐等。
奶皮子是哈薩克、維吾爾、蒙古、錫伯等少數(shù)民族喜歡的奶制品。奶皮子是指牛、羊奶上面漂浮的一層脂肪和奶蛋白的混合物,其味有奶香和脂肪香,略有甜味,十分可口。提取的方法是一般在傍晚擠牛奶或羊奶,靜置一夜后,第二天撇去上面的浮油,這種浮油,像奶子結(jié)了一層皮,所以稱其為奶皮子。 少數(shù)民族稱其為“卡依瑪克”。這種生奶皮子含有一定的酸質(zhì),自然發(fā)酵后略含酸味,吃起來有一股濃郁的香味。俄羅斯人稱這種奶皮子為“斯米旦”,是抹在面包上吃的一種調(diào)味品。還有一種奶皮子是在牛、羊奶煮熟后,等奶涼卻后,取下奶子上面浮的一層奶皮。這種熟奶皮子多為家庭制作,大多用抹在馕上或是放在奶茶中食用。 特別是哈薩克族、維吾爾等少數(shù)民族早晨喝奶茶時,要喝帶有厚厚奶皮的奶茶,其味特別香,特別好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