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雨夜述懷》
雨長柑普潤,天涼紅茶暖。
此情誠可待,斯人何處還?
昆明的八月,天還沒完全黑透,人們在滴滴答答噼里啪啦的雨聲中尋找回家的路,匆匆走過街市,閃耀的燈火璀璨了夜的內容。雨正瀝瀝淅淅下個不停,汪曾祺老先生《昆明的雨》讓全國的讀者知道了這充滿詩情畫意、四季如春的大昆明。
然而雨是會引起思緒的,捧著一懷暖暖的柑普茶,讓人不由得引起一點淡淡的愁思,吟著自己寫就的小詩,思緒萬千,一時越過千山萬水,回到那曾經工作過的地方,回到那熱血沸騰的年月,回到那讓人魂牽夢縈景邁山茶園。
一、長途跋涉,初識景邁
因為工作的關系,我到景邁山出差,暫住一個朋友家。朋友姓葉,是一個傣族漢子,世代種茶、制茶、賣茶。景邁山因申遺的原故,早就如雷貫耳。那天也是下著雨,車子過了惠民鎮(zhèn)后就行駛在茶山,看著漫山遍野千年萬畝的古茶園,遙想當年行路此地的馬幫,是怎么也不會想到今天的人們會以這種方式在茶山上馳騁,并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普洱茶銷售到全國各地。想想他們的艱辛和不易,我們無論身處何地都能品嘗到這優(yōu)質的普洱茶是多么幸福的事。
一面作浮想聯(lián)翩,一面觀看著車窗外的風景,雨打茶樹風吹蕉林,煙雨朦朧中體驗著熱帶雨林不一樣的美,美麗的大自然才是世代生存的人們最大的福祉。不知不覺,車已過了籠蚌村,穿行在茶山花崗石崎嶇的路上,一塊塊雞蛋般大小的小青石卻不圓潤,而是棱角分明,顛簸車里的人叫苦不已。
那竄出天際印入眼簾的是我朋友的寨子嗎?蹦出幾十座吊腳樓--典型的傣族建筑。“班改村到了,歡迎你,這就是我家!”小葉早已笑容盈盈的等著我們了。景邁山保存較好,連片面積最大的古茶山之一,寨子居住的大多都是傣族,一個有靈性的民族。大家歡呼雀,跳下車子,拿上相機合影照像去了。
二、千年茶樹,萬畝茶園
景邁山種茶歷史有近1000多年了,在景邁山的叢林深處,少數民族村莊依山而建,傍水而居,錯落有致,古樸典雅,與這里的山水和千年萬畝古茶林交相呼應。在這里,茶是大自然的精靈,人們把對天地萬物和諧共處的追求和堅守,鮮明地體現在人與茶的關系上。2003年,中國科學院“景邁山千年萬畝茶園保護與開發(fā)利用”項目啟動,把這世界上保存最完好、年代最久遠、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古茶園,定為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,也是中國茶文化發(fā)展的歷史見證。2007年,景邁千年萬畝古茶園以其獨特的自然資源優(yōu)勢和顯著的保護利用民間文化遺產成效,被命名為首批遺產旅游示范區(qū),被稱為“人類茶文化史上的奇跡”“世界茶文化歷史自然博物館”。
三、茶香蜜香,味蕾記憶
由于景邁山古茶園的古茶樹多數生長在萬木叢林中,與數百種野生藥植物共存,古茶園中各種蜜蜂飛鳥及各種小動物繁多,茶花花粉通過風媒和蟲媒進行異花傳粉非常方便,使得生產出的茶葉具有珍貴的藥物含量,所以導致景邁茶葉具有獨特的香氣-蘭花之香。景邁茶的特點是以蘭香著稱,苦弱澀強,景邁茶屬澀底茶,苦味有但不強,是澀味較為明顯,景邁古樹茶入口澀味化去很快,回甘也快。茶湯一入口就可以出甜味,而且持久性長。
“來來,喝一杯我們古樹茶!”小葉說,坐在傣家二層小樓上,看著旁邊爬滿了厚厚苔蘚也長上了不知名藤蔓植物,想著這里適合茶樹生長的酸性紅壤,樹木的落葉積在地上,為茶樹提供了豐厚的腐殖質營養(yǎng),正是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造就了景邁茶獨特的山野氣韻,蘭香蜜香顯現,杯底留香持久,層次豐富,喉韻深遠,體感強烈。
喝完茶,喝著傣家的水酒,我們在笑聲、歌聲、話聲、跳舞聲中微醉了,伴著雨聲在古茶園的小葉家中安然的睡了。近年來,隨著扶貧力度的加大,加之景邁茶特有的香氣特征,讓景邁茶山的茶葉銷售很好。老百姓也因茶而富足,村村寨寨也因茶而過上了幸福生活。
思緒慢慢回到現實,站在窗口仔細聆聽,讓這聲聲細雨流入心里吧,讓它在我心中稍事停留,一并悄悄帶走我那深深思念之情,沒有雨打茶林的惆悵,唯有昆明雨夜的思念。城市冰涼的地面缺少了泥土的芬芳,記憶中的人和事永遠無法忘懷。遠方的小葉一家還好嗎?愿我的祝福給你帶來美好!
行文中或有論證不足或有爭議之處,煩請茶友們提出與指導。針對以上行文,編輯部保有行文的最終解釋權。